Sept 13 2020 - - American's final defense for South Korea in 1950

1950年8月15日,是北韓解放5周年紀念日。朝鮮首都平壤舉行了大規模的群眾集會,金日成發表了長篇講話,命令把8月變成統一朝鮮的月份。金日成向全軍發出命令,要在八月份解放朝鮮全部國土,向勝利進軍。8月31日,北韓人民軍的第五戰役打響了,它被稱為「釜山戰役」。

戰爭態勢

1950年8月2日,美國第八集團軍以及南韓軍隊退到釜山一帶,構建了大部分以洛東江為界的釜山防線。這裡是美軍和韓軍最後的據點。金日成宣布,8月份將成為朝鮮的民族統一月,而美方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也叫囂:「不能有敦克爾克的再版,我們身後已經沒有可以利用的防線了,退守釜山會使那裡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屠場之一。」

此時的人民軍,經過連續作戰的消耗,戰鬥力已經有了明顯下降,兵員損失了5.8萬人,經過補充後,總兵力維持在6.9萬人,火炮損失了2/3,作為突擊骨幹力量的一百五十輛的T-34坦克也只剩下四十輛可用了。

應該說戰役開始前,朝鮮人民軍與美國南韓方面的力量大致相當。從8月5日開始,人民軍向洛東江環形防線發起了連續進攻,史稱「八月攻勢」。住在日本的麥克阿瑟為挽救敗局,利用釜山港向那裡的美國南韓部隊接連運去人員物資,使美國南韓軍隊漸漸在兵力上獲得優勢。

 

實力比較

9月1日,人民軍經過重新組織後繼續向釜山環形防線發動兇猛的攻勢,史稱「九月攻勢」。但這次人民軍所面臨的是更為殘酷的局面:美第八集團軍經過不斷的人員補充,實力已經達到約九萬人,而南韓軍隊經過整頓與重新編組,也已經恢復到九萬人的規模。美國南韓方面還在火力和坦克方面占據了優勢,從軍事力量上講,人民軍已經徹底地處於劣勢。

但眼看民族統一就在眼前的朝鮮人民軍卻不願放棄希望。9月6日,他們在龍泉突破了防線,迫使南韓軍隊的司令部從大邱撤走。但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由於損失過於慘重,人民軍不得不再次退回。第二天,沃克宣布:「我們的防線是可以守住的!」

p88q3149sp44481486o71862ro2n694o.jpg

環形防線

釜山環形防禦圈是一條南北長約160公里、東西寬約80公里的長方形地帶。向南流動的洛東江構成了西面的界限,洛東江從兩江交匯處突然改變方向,流向東邊,在釜山注入大海,這段24公里的防線,正是北韓人民軍直取釜山的主要戰線。防禦圈北側則從大邱附近向東延伸,穿過崇山峻岭,直達韓國海岸的浦項。

 

由於大田防線遲滯了北韓軍隊南進速度,剛剛登陸的美軍主力已爭取了展開和部署的時間。大田丟失的第七天以後,麥克阿瑟感到朝鮮局勢已經進入了關鍵性階段,他再次親臨朝鮮,明確告訴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美國在朝鮮不存在撤軍的可能,不存在英國的敦刻爾克。

1950年7月29日,美軍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十五師在永同的阻擊失敗,人民軍突破秋鳳嶺,摧毀了美軍和南韓軍隊的一道道防線,相繼解放金泉、晉州、安東等重鎮,長驅直入到達洛東江北岸。在作戰中,美軍騎兵第一師表現頑強,但還是節節後退。李承晚的軍隊似乎從潰敗中恢復了一些,正如金日成所說的那樣:「美軍的戰鬥力有時還不如偽軍,偽軍越來越不願意繳械了。」

29日,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親自趕到撤退中的美第二十五師師部,向全師官兵發表了「就地死守」的講話。他說:「我們現在是為了爭取時間而戰鬥,不允許以戰場準備和其他任何理由再後退。我們的後方再也沒有可退的防線了……向釜山撤退,將意味著歷史上最大的殺戮。因此,我們必須戰鬥到底。」而北韓人民軍在完成第四戰役的預定目標後,為把敵人徹底消滅在釜山前面的狹長地域內,於8月8日強渡洛東江,美第一騎兵師、第二十五師和新參戰的第二師再次潰敗後退,人民軍已經逼近釜山的門戶馬山了。

 

全線防禦

釜山戰役的第二天,9月1日, 與此同時,美軍開始動用先進的反坦克武器,它的130毫米火箭彈對坦克的擊毀率很高,更大的威脅是凝固汽油彈的使用,裝載著110加侖凝固汽油的汽油彈,燃燒時間為20秒,卻足以使50平方米的地域成為一片火海。T-34坦克的引導輪是橡膠制的,加上坦克自身裝載的彈藥和油料,使它被凝固汽油彈燒毀的數量在被火箭彈擊毀的10倍以上。北韓的坦克數量急劇減少,到第五戰役開始後,北韓的坦克數量只剩下戰爭開始後的三分之一。美國空軍還對北韓的後方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從平壤到元山、興南等工業城市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在此情況下,北韓的軍工生產基本癱瘓。

q49228r7qn694n649n7ononpn8ro7p9o.jpg

這時,聯合國軍在狹窄的洛東江防線集中了5個師的兵力,加上南韓的8個師,整個防線防禦兵力的密集程度是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每一寸戰壕里都布滿了士兵。天空中,聯合國軍的空軍開始了24小時的「不間斷轟炸」。儘管人民軍先頭部隊在第五戰役中曾經打到北緯三十五度線,但是,當9月10日聯合國軍強大的兵力開始組織反攻時,人民軍被迫轉入全線防禦,整個洛東江戰線進入了艱苦的膠著狀態

兄弟廝殺

在這最關鍵的幾天,北韓人民軍的攻擊力也達到了極限,再難以乘機推進。美軍終於得到了一個生死存亡的喘息機會,雙方的廝殺依然不斷。在馬山地區,美軍視察戰場的費希爾團長曾評述當時悲慘的情形說:「屍體比留在諾曼第戰場上法拉伊茲——托侖地區的德國兵的屍體還要多。屍體上落滿了蒼蠅,一飛起來幾乎遮住視線」。

9月10日,北韓第11師第2團的1200人強襲八公山。由於沒有任何火力支援,北韓軍中有2/3的人員傷亡,進攻也被打退。戰後打掃戰場時,南韓軍士兵發現親弟弟參加了北韓人民軍,且身負重傷正在戰場呻吟,為減輕弟弟的痛苦,哥哥朝其胸口補了一槍,眼睜睜看著親人死去。

在314高地,北韓人民軍的屍體也隨處可見,且大多穿戴著美軍的服裝、鋼盔和戰鬥鞋,大部分人手裡拿著美軍的M-1步槍和卡賓槍。

仁川登陸

1950年9月15日,在麥克阿瑟的策劃和指揮下,美軍在人民軍主力身後的仁川登陸。

9月15日夜,沃克得知仁川登陸已經成功後,立即指揮手下部隊於16日零時開始全線反攻。9月18日,美軍第二步兵師第三十八團終於渡過了洛東江。

9月16日,固守釜山的美國第8集團軍(轄美第1、第9軍,韓國第1、第2軍及英軍1個旅)在500餘輛坦克和近千架飛機支援下,兵分三路開始反攻,於22日突破人民軍防線。西路美第9軍向陝川、晉州、群山方向突擊,30日進抵群山以北地區。中路美第1軍沿釜山—漢城公路向大田、水原、漢城突擊,9月26日在烏山與美第7師一部會合,29日進抵漢城東南地區;韓國第2軍向忠州、原州方向突擊,30日進抵原州,10月6日進抵三八線。東路韓國第1軍沿東海岸向北突擊,30日進抵三八線。

至此,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終於明白要想阻止住仁川登陸部隊並保持洛東江戰線已經不可能的了,因此命令位於戰線東南端的第一軍、第二軍後撤。美第八集團軍迅速完成了在戰線正面的全線突破,人民軍的失敗已成定局!

結局

被包圍的人民軍很多部隊被打散,士兵們很多進入山區成為游擊隊員。根據戰後資料的統計,7萬多人民軍真正撤退回三八線以北的不到3萬人。在損失的兵員中,1萬人傷亡,1.2萬人被俘,成為游擊隊員的有近2萬人。

 

0
0
0
0
0
0
0 0 282
Submit comment
    No comments yet

Aug 13 2020 - Strong Drivers For Growth For Tesla Auto Business On 3 Continents

Oct 16 2020 - Major New Developments Racking Up For Tesla In Asia

Aug 7 2020 - Boeing Wins In Defense

Feb 24 2020 - Don't Panic Sell; Buy. There Is Some 'Good' News Coming Out Of Korea

Apr 23 2020 - Vertical Integration Will Drive Further Energy Storage Demand For Tesla

Jun 11 2020 - ELON MUSK on FUEL CELL: STAGGERINGLY DUMB

June 23 2020 - Dell Spin Off Of VMWare - Good News For The Market? Hardly...

Mar 9 2020 - We Are Bottoming: Forget Oil, Your Shopping List Should Be

Submit media
Enter your nickname

Show

Show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and we will send you an email explaining how to change your password or activate your account.

Back to login form

Close